标题

什么是尿常规?

编辑:创始人 时间:2021-11-16 09:01:03

  尿常规是临床上三大常规检验中的一项,作为排泄物检查,尿液反映了机体的代谢状况,是很多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,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现有形成分。尿常规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征兆。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、透明度、酸碱度、红细胞、白细胞、上皮细胞、管型、蛋白质、比重及尿糖。

  (一)尿酮体检查

  尿酮体是尿液中乙酰乙酸、β-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。酮体是机体脂肪氧化代谢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,当糖代谢发生障碍,脂肪分解增高,酮体产生速度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时,可出现酮血症,酮体血浓度一旦超过肾阈值,就可产生酮尿。

  1.临床意义

  尿酮体定性检查,常与糖尿病、妊娠、营养不良、慢性疾病有关。酮体阳性可能有以下情况:

  (1)糖尿病患者、糖尿病酸中毒时会出现强阳性(+++以上),此时应引起注意,易发生中毒性昏迷,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。

  (2)严重呕吐、腹泻、长期营养不良、饥饿、剧烈运动后。

  (3)妊娠妇女因妊娠反应而剧烈呕吐、子痫、消化吸收障碍等。

  (4)中毒如氯仿、乙醚麻醉后、磷中毒等,也可引起尿酮体阳性。当服用的药物有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时,可出现血糖正常、尿酮体阳性的现象。

  (5)新生儿出现酮体强阳性.应怀疑为遗传性疾病。

  2.正常参考值

  阴性。

  (二)尿糖检查

  尿糖检查,主要是作为糖尿病的筛检和病情判断的检测指标。但尿糖检测时,应同时检查血糖,以提高诊断准确性。

  1.临床意义

  (1)血糖增高性糖尿:

  1)饮食性糖尿:因短时间摄入大量糖类而引起。

  2)持续性糖尿:清晨空腹尿中呈持续性阳性,常见于因胰岛素相对不足所致糖尿病,此时空腹血糖水平常已超过肾阈,24小时尿中排糖近于100g或更多,每日尿糖总量与病情轻重相平行。

  3)其他疾病血糖增高性糖尿。

  4)一过性糖尿。

  (2)血糖正常性糖尿:肾性糖尿属血糖正常性糖尿,因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低下所致。

  (3)尿中其他糖类:

  1)乳糖尿: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。前者出现在妊娠末期或产后2~5天,后者见于消化不良的患儿尿中。

  2)半乳糖尿:先天性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。

  3)果糖尿:正常尿液中偶见果糖,摄取大量果糖后尿中可出现暂时性果糖阳性。

  4)戊糖尿。

  2.正常参考值

  阴性。

  (三)尿液蛋白质检查

  正常人的肾小球滤液中存在小分子量的蛋白质,在通过近曲小管时绝大部分被重吸收,因此终尿中的蛋白质含量仅为30~130mg/24h。

  1.临床意义

  因器质性病变,尿内持续性地出现蛋白,尿蛋白含量的多少,可作为判断病情的参考,但蛋白量的多少不能反映肾脏病变的程度和预后。

  (1)急性肾小球肾炎:多数由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。

  (2)急进型肾小球肾炎:起病急,进展快。

  (3)隐匿性肾小球肾炎:临床常无明显症状,但有持续性轻度的蛋白尿。

  (4)慢性肾小球肾炎:病变累计肾小球及肾小管,多属于混合型蛋白尿。

  (5)肾病综合征: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。

  (6)肾盂肾炎:为泌尿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,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期。

  2.正常参考值

  尿蛋白定性试验:阴性。

  (四)血红蛋白尿检查

  当有大量红细胞破坏,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超过1.5g/L时,血红蛋白随尿排出,尿中血红蛋白检查阳性,称血红蛋白尿。

  1.临床意义

  (1)阳性可见于各种引起血管内溶血的疾病。

  (2)血型不合输血引起的急性溶血,广泛性烧伤、恶性疟疾、某些传染病、毒蛇咬伤等大都有变性的血红蛋白出现。

  (3)遗传性或继发性溶血性贫血。

  (4)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。

  2.正常参考值

  正常人尿中血红蛋白定性试验:阴性。

  (五)尿酸碱度检查

  尿液酸碱度即尿的pH,可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。

  1.临床意义

  (1)尿pH降低:酸中毒、慢性肾小球肾炎、痛风、糖尿病等排酸增加;呼吸性酸中毒,因CO2潴留等,尿多呈酸性。

  (2)尿pH升高:频繁呕吐丢失胃酸、服用重碳酸盐、尿路感染、换氧过度及丢失CO2过多的呼吸性碱中毒,尿呈碱性。

  2.正常参考值

  尿的pH:正常人在普通膳食条件时尿液pH为4.6~8.0(平均6.0)(试带法)。